Tuesday 15 May 2007

把五月天的音樂震撼帶進書籍設計


今年五月四日,我與朋友到紅館欣賞五月天「離開地球表面」演唱會。個人而言,我對搖滾樂沒有特別的喜愛,但看過這演唱會後,我真心的被他們震撼的音樂力量所感動。五月天帶領我們踏地震動地球,他們強悍的音樂與互動的演出給予歌迷不單是視覺與聽覺的享受,還是「參與性」的享樂,一起跳、一起叫、一起做。他們的歌聲樂聲離開地球表面,衝進耳膜,直入心靈。我在回家後好一陣子也一路有耳鳴,那種興奮的感覺一直久久未散。在參與演唱會的同時,我也一直在想:怎樣才可以把這種震耳欲聾的搖滾音樂帶進平面設計、版面設計與書藉設計呢?想像如果我們能從無聲的平面設計看得到震耳欲聾的音樂,會是多麼棒的一件事呢!

要怎樣開始呢?我們可以從幾方面著手:

首先,看看 Keith A. Smith 在 ‘STRUCTURE OF THE VISUAL BOOK’ 怎樣說:

(P.32)"Whereas a book is three dimensional. it has volume (space), it is a volume (object), and some books emit volume (sound).

as so i think of volume, of sound and pictures in space. i think of implied sound in pictures."

我就會說:「我想到的是 implied sound in layouts/ in typography。」他講到書會發出聲音,我們可能會想到一些小技術,例如裝一個類似聖誕卡的音樂裝置入書內,書也可以發聲,不止小音樂,什麼 mp3 也行。但我想的是,那我為什麼要看書呢?我為什麼不拿個 i-pod 出來聽呢?

說回正路的想法,Keith A. Smith 想到的是 implied sound in pictures;即是一些關於音樂的圖像暗示聲音;可能是一個正在拉小提琴的人的照片,我們會聯想到小提琴聲;可能是五月天演唱會的照片,我們欣賞過的話,我們有記憶與經驗,會聯想到那美妙的歌聲;可能是連續十張「石頭掉下水」的照片,我們會不自覺地聽到「咚」的這聲!這種說法就與日本設計師原研哉所說的「情報的建築」(Information Architecture)同出一轍。這是關於感覺或印象的合成問題。經由視覺、觸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等所帶來的刺激,在受者的腦中組合,加上被喚醒的「記憶」,我們稱為「印象」(image)的東西就會在此產生。所以只有圖像也可使我們看到聲音。

物理上看,書真的可以發出聲音的,當我們翻書頁的時候,視乎那是何種紙張,書會因那翻動書頁時,一張紙與空氣與另一張紙產生磨擦而發出不同的聲音。日本書籍設計師杉浦康平在<從「裝幀」到「圖書設計」>一文提過:「翻動書頁,紙張會發出聲音。字典紙的響聲是嘩啦嘩啦的尖聲,而中國古代用的宣紙如同積雪發出一種微弱的沙沙聲。可以發現各類書籍都有各自特有的聲音,用書甚至可以演奏出音樂。」証明書籍也可予人聽覺的享受。

而我在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老師 Esther 也很喜歡以「聲音」去說明「layout design」。她會從觀察平面空間上 graphic elements(點、線、面、文字、照片等)的大細、多少、位置、光暗,繼而用聲音(咚、咚、噹、叮、轟、咚、噹、嘭呀!)去說明一份 layout 的節奏感、張力、緊湊度與空間感。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分析,透過聲音,你好像在聽音樂一樣,很容易分辨出有否節奏感;從而明白這份 layout 的不足之處。她在零六年的「中文字體設計課程」中,就有一個 Workshop 叫做「傾聽漢字的聲音:聽音樂畫畫」。她播放音樂,同學就跟著她放的音樂的節奏與質感,用毛筆沾墨在紙上點,點有大有小、有深有淺、有空間上的分佈;形成一幅圖畫。這說明了版面設計也同樣有音樂感。

最後,我想節錄一段文章,就是羽原肅郎在《疾風迅雷:杉浦康平雜誌設計的半個世紀》(Wind and Lightning: A Half-Century of Magazine Design by Kohei Sugiura)中的文章〈「超藝術」的造型思考〉(P.191)的一部分。他說明杉浦康平怎樣設計「有聞無聲」的文字、若隱若現的聲響。

「基於噪聲的造型思考

噪聲、嘈雜、喧囂。所有機械運行時的鳴聲,或是風聲、馬嘶、鐵桶的擊打聲,也許都是噪音,而現代作曲家們以這些聲音為素材創作新音樂的情形已不鮮見。杉浦的噪聲模式,先是以直線、黑白條紋、條帶為基礎,將其剪裁、銜接、組合、進而疊加,在伴隨音響般律動的作品群後,出現了「影子」的主題;繼而是以「圓環」或「半圓」為主題,向「產生日本紋章聯想的結晶性」、「用活字標點符號照排印字」模式的跨越。關於這些設計,杉浦自己是這樣說的:

擁有一定結構的「空間場所」
派生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字模式,
經過對數字模式的
組合、疊印、「增殖」,
形成變化無窮的系列。
影子、圓環、標點符號,
抑或數字「幻方」構成在產生設計上
作為要素協助構成,
各顯其能。
比如波紋翻滾的律動線群。
白與黑。
陰陽兩色,
激烈沖突的層次。
不同形態遭遇、銜接、分割、
產生斷層,
進發出伴隨著銳利的
閃光、節奏、回響的噪聲。
產生日本紋章聯想的結晶性。
它發端於單純的造型,
不久便增殖成向天地四方伸展手足的
復合雜音塊。

這不是「噪聲」,不是「雜音塊」。對於筆者來說,是無與倫比、清純透徹的音樂,是藝術。筆者斷言,美術史家亞歷山大.杜爾納(Alexander Dorner)贈給赫伯特.貝耶(Herbert Bayer)的那句話,也是書的標題 "the way beyond 'art' =超「藝術」之路"的另一個佐證,就在這裡。

杉浦所說的「噪聲」結構,究竟做何解釋?構成與版面設計,即是所謂造型大小配置的造型感覺,因杉浦特有的悟性和創造性而生輝。看似遵循數學規則,其實既非數學的、幾何學的序列組合,亦非黃金分割。如果有,只有杉浦獨創的數列。即使他用四階幻方的作品,也是從多項變化中選擇三四種,讓它們旋轉、翻轉,從而增殖成眾多組合。這些處理、安排、決定的方法、手法、表現,看似循規蹈矩,實則不然。它們與杉浦的大腦、他的感覺、他的官能共鳴,恰似莫扎特的旋律,如泉水般源源不斷地噴湧而來;它們與他的直覺互動,決定了杉浦獨特的造型表現。」(羽原肅郎)

以上是我從 Keith A. Smith、Esther Liu 與杉浦康平諸位設計師的經驗所作的整理。期望我們的書籍聲音也能衝進耳膜,直入心靈。

圖:與我一起看五月天的朋友[賴記]所拍的

2 comments:

Anonymous said...

That nite was so high, and we stood up 4 the whole nite. SO happi! Hv chance let's go to watch it again when they come to HK , haha!

Anonymous said...

Just been here, will be back again to write something.
good work. keep going.